地质英模录3:施烨辉——以科技赋能地质安全 用数字融合地质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0-09 15:31:43 [字体:+ 放大 | + 减小] |
施烨辉,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澳門太陽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安全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江苏省地质隧道与地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荣誉成就 “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第七季),2021年12月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4月由江苏省总工会颁发。 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3月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授予。 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6—2021年由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 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22—2027年由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 江苏省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6月由江苏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评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5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颁发。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11月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颁发。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 江苏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021年12月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 江苏省地下空间优秀科技工作者,2020年9月由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评定。
★ 主要事迹 施烨辉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参与建设了多个省级技术研究平台,围绕“地质+”和“+地质”,在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地质灾害信息化防治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彰显了升级转型、创新前行的地质力量和“先行、探索、创造、奉献”的新时代江苏地质精神。 育匠心,推动工程安全科技创新 多年来,施烨辉同志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引发地面塌陷风险管理工作质效,走遍全国24个省份40多个城市,参加技术交流研讨300多次,组织专家检查100多次,从源头上防范了诸多风险,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作出很大贡献。他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始终认为科研创新要服务国家所需、社会所需、人民所需,这固然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情怀,更是一份服务社会的使命。 多年来,施烨辉同志带领团队不断以数字化驱动城市安全管理领域应用创新,平台的功能从少到多,应用从繁到简,工作从粗到细,管理从泛到精,累计完成了120多次较大功能修改,实现了全方位规划、全角色参与、全时段管控、全过程考核的管理目标,实现了隐患全覆盖、数据全动态、影像全实时、工作全交互,做到监管数字化、可视化和移动化,解决多层级、多功能的安全管控难题和双重预防机制等问题,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他始终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体现在各项工作中,时刻胸怀祖国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逐渐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地质事业中坚力量。 平台建成运行至今,共接入70多条地铁线和延线信息,安全风险监控里程累计超1000公里,接入盾构监控1282台次,累计采集监测数据超106亿条,累计记录和消除监测数据预警总数超2200万条,平台上报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超10万条,累计接入9000多路工程现场监控视频,训练不安全行为AI学习样本3万多次,累计捕捉分析6类9万多条违规违纪等不文明行为,成功消除重大风险数10起,减少经济损失超10亿元,进一步发挥了“地质+”大数据分析专业、智能、高效的重大作用。 炼匠艺,提升防灾技能精益求精 为全力保障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安全,施烨辉同志带领团队研发了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和APP,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APP。他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听取用户需求,在信息、地质、岩土、环境、设备等专业技术应用上精益求精,促进“互联网+”地质工作的跨界融合,积极培育新时代地质工作新方法、事业发展新动能和地质行业新质生产力,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了让新技术更加便捷、精准、有效服务防灾工作,施烨辉同志积极与国内外优秀同行密切合作,聚焦技术关键环节和数字化工作场景,扎实推进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平台引入智能预警、倾斜摄影和全景巡查等技术,平台迭代了数十次,实现线下工作100%搬到移动端APP进行,极大提升了自动监测、预警防控、群策群防的协同能力,实现了复杂环境简单化、专业问题通俗化、分散点位集中化、数据统计信息化,构建了“人防+技防”融合的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支持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明显。这是施烨辉同志坚守求知奉献初心和怀揣创新发展抱负的一个真实写照。 做匠人,传承地质精神勇毅前行 施烨辉同志秉承工匠精神,从社会需求出发,努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他常说,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幸运和使命。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主持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和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参与了多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项目。他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国际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40多件,合作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入选江苏省第五、六期333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他非常热爱本职工作,对行业发展有很多期待,面对艰巨任务和各类挑战,他总是乐此不疲、忙碌充实,始终坚持将创新扎根在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领域,扎根在项目建设一线。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他主持的10余项科研项目中部分研究成果实现了转化,在北京、成都、南京等10余个城市陆续应用,产值逾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内同行的充分肯定。 施烨辉同志始终秉承“三光荣”精神,把服务国家发展熔铸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带领团队坚守情怀,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担当进取,勇毅前行,满怀信心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以昂扬姿态展现江苏地质人新风采! |
|
版权所有:澳門太陽城 澳門太陽城主办 | 网站地图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编:210018 邮箱:jsdkj@jsdk.cn 苏ICP备06009160号-3 ![]() |